
周嘉星
讲师,男,汉族,福建省厦门市人。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1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2015年3月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
2021年3月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
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获国家公派资格,赴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无人机飞行动力学建模与控制、航天器飞行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讲授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检测与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新技术》
出版著作及代表性论文:
[1] Zhou, J., Liu, L., and Wang, Z.,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Ultra-Low Frequency Dynamics of Drag-Free Satellites." Microgra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31(2): 151-160. (SCI)
[2] Zhou, J., Wang, Z., Li W., Liu, L., Deng, Y., and Zhao, C., " Modeling and Point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sturbance-Free-Payload System with Flexible Umbilical Connection." IEEE Access, 2019, 7: 109585-109596(SCI)
[3] Zhou, J., Liu, L., Wang, Z., Lil, J., Liao, H., and Deng, Y., "On Pointing Accuracy and Pointing Stability of Disturbance-Free Payload Using Umbilical Connection." 2018 37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IEEE, 2018, pp. 1591-1596. (EI)
[4] 黄启轩,周嘉星,杨鸿杰,等.基于扰动映射转换与神经网络PID的相控阵导引头复合控制[J].飞行力学,2024,42(02):54~61
[5] 周嘉星,王志刚.非接触作动超静卫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飞行力学,2019,37(05):72~75
[6] 周嘉星,王志刚.非接触界面耦合对超静卫星指向性能的影响[J].飞行力学,2019,37(06):68~71
[7] 王志刚,徐聘,周嘉星,李娜英.后掠展长组合变形飞行器动力学建模[J].飞行力学,2015,33(05):407~410
[8] 王志刚,晏也绘,周嘉星.空间平台姿态联合控制律设计[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4,40(05):32~37
主持参与课题:
[1] 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省部级青年项目,2022J05286,基于分体式卫星构型与量子定位理论的卫星高精度自主导航方法研究,2022-08至今,在研,主持
[2] 厦门市科技局,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227072,单星高精度协同遥感平台设计,2022-07至今,在研,主持
[3]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项目-中青年教师教育项目,JAT210343,分体式卫星精确建模与耦合特性分析, 2021-12至今,在研,主持
[4] 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YKJ22019R,面向空间高精度探测任务的卫星建模与微振动控制研究,2022-06至今,在研,主持
[5] 西安交通大学,横向项目,高低轨迹仿真模型软件集成与测试,2024-03至今,在研,主持
[6] ××飞行器动力学建模研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部,2013-2014),主要参与
[7] ××飞行器飞行力学特性研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部,2013-2014),主要参与
[8] 航天器轨道自主交会方法研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4-2015),主要参与
[9] ×××总体/弹道一体化设计优化软件开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6-2017),主要参与
[10] ×××轨道设计与优化(国家863基金,2012*****2015,2012-2013),主要参与
[11] 面向×××设计的×××卫星概念研究(H863基金,2018-2020),主要参与
获奖及荣誉:
[1] 2022年厦门理工学院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 厦门市第二十一届运动会定向运动比赛(行业部)男子组短距离定向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