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66666金沙安全下载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今日之影,未来之形——24级自动化一班开展班导师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11 17:15:13浏览数:  [ 返回]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4级自动化一班11月11日举办新生班导师见面会邀请学院孔祥松副院长以班导师身份为同学们做分享、交流。孔祥松老师结合前期调研同学们所提出的大学生活、学习各类问题,给大家做了一场主题为“大学之问”报告。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大学的目的、大学的涵义、大学的志趣,树立为自己而学习的责任感,走好大学之路

   老师首先著名教育家竺可桢竺可桢之问谈大学学习的目的。他分享了竺可桢先生在1936年对浙江大学新生的演讲,指出大学的目的,不在使学生得到面包,而在使所得到的面包味道更好。 他也给出了竺可桢先生对“竺可桢之问”的答案和老舍、梁漱溟的观点,勉励大家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求学不仅在课程知识本身,更要在课程精深学习中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另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如竺可桢先生的答案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接着,孔老师引用了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探讨了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生的角色。指出大学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独立的、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大学生应是未来的学者和研究者,即使将来从事生产实践工作,也应保持科学精神。孔老师还讨论了大学生的自由与责任,以及大学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权利。孔老师强调比学习胜任职业所需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随时能够获得所需知识的能力即自学的能力。

   活动中,孔老师结合钱学森先生的《工程控制论》,解释了工程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大家探讨了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立身之基希望班级同学真正理解和认识自动化专业

   最后,孔老师以梁漱溟的经历为例,鼓励班级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建立自己对自己的责任感,鼓励学生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敏捷的思维,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此次活动帮助班级同学们更清晰的看待大学,有助于走出大学起步的迷茫,启发同学们未来如何,还看今朝,点燃同学们心中的星星之火。孔老师的深刻见解和丰富经验,为班级同学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